211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孙策信中写道:策破桥蕤,已至平舆,合陈、梁之兵,计步骑四千余,并城内守士,众六七千,布兵,四五千耳,策意自引军西出沈亭,渡澺水西袭上蔡、吴房,以断布退路,动其军心,事如成,敢请将军取张辽,陈严阵於葛陂,以胁布侧翼,然后策回师进击,与平舆并攻,或可歼布於城下,纵不能,亦可解平舆之围,迫布南窜。愚计如此,未知将军意可否?

沈亭在平舆的南边,春秋时是沈子国之地,战国末年,有沈子国后人名沈郢者,有高行,秦拜为相,然此人坚辞不就,筑亭水滨,游钓游身,他所建之亭,便被称为沈亭,后来又演变成了地名。这个沈亭算是平舆周边较为出名的一个地方,所以孙策直接在信中写了这个地名。

许仲已经决定不在汝南耗费兵力,那么对孙策的这个谋略自然也就无甚兴趣。

只是,虽无兴趣,要想拒绝,总也得有个理由。

理由不太好找,因为孙策的这个谋略很有可行性,既然有可行性,那么该怎么拒绝?

许仲想到了一个借口,他给孙策回书,写道:都尉计谋诚高,然以吾见,与其拔上蔡、吴房,何如候李文达回音?吾前日复遣使者,往见文达,备述以徐、豫之威德,再劝他从附讨布,文达如肯从,则郎陵即能断布军归路,适时吾与都尉、文达三路并发,破灭吕布,反掌之易。

李文达,即李通。

许仲倒是没有在信中说假话,他确是於前天再次遣使去见李通,不过他遣使去见李通的目的却并非仅是为了说服李通共击吕布,而更是为了能替荀贞把李通招揽到荀贞的帐下。计算路程、时日,使者应是才到李通屯地不久,快则三四天,迟则七八日,大约应就能有消息传回。

孙策接到许仲的回书,与部曲商议,觉得许仲说得有道理。如果能把李通拉拢过来,确是比耗费时间、兵力攻打上蔡、吴房为上。退一步说,即使李通始终不愿从附,也不打紧,最多等个七八日,看李通到底会如何回音,真不行的话,完全可以再行攻上蔡、吴房之策。

郎陵县外,李通驻地。

这天傍晚,许仲所遣的使者抵至。

之前许仲已经遣过一次使来见李通了,是以李通一闻许仲使者复来,便知其意,没有立即召见,先叫人安排许仲的使者饮食住下,接着召来得力的左右僚属,讨论此事。

来的僚属多是李通的族人。

另外,吴霸也来了。

吴霸本来是汝南黄巾一部的渠帅,在一次作战中被李通擒获,由是投降,因为随着投降的还有他的旧部兵士,为数不少,故而李通对他甚是重用。除此外,还有几个陈家的人。此陈家便是陈恭之族,陈恭早年与李通共起兵,后被自己的妻弟陈郃所杀,李通为陈恭报了仇,攻破郃军,斩郃首以祭陈恭的墓,陈恭的族人、部曲因也就并入了他的部中。

天色已晚,从仆点起烛火,照亮帐中。

待诸人来齐,李通说道:“许将军又遣使来了。上次他的使者来时,我没有给以明确的答复,用模棱之言,权作敷衍。这次,恐怕是不能仍旧这么做了。汝等有何想法,可都说来听听。”

李通现下是个香饽饽,许仲、吕布争相拉拢他,包括之前孙坚也曾招揽过他,针对此,他的部下现在有三种观点。

三种观点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择一方而投之,一类是现在还未到选择投靠的时候。

具体到第一类的观点来说,又主要是围绕孙坚、荀贞而争议。至於吕布、袁术这一方,因为袁术在南阳不但在与刘表的交战中不占上风,军事能力不行,而且骄奢放肆,惹得南阳民怨不已,不管怎么看,都不像个可以投从的良主,所以被排除在了选项之外。

认为应该投从荀贞的人认为:投从荀贞有两个好处。

首先,荀贞姓出名族,其人折节下士,甚有美誉,颇得士附。相比孙坚在豫,不能得到豫士的衷心拥戴,荀贞在这一点上远远胜过。

其次,自从击黄巾以来,十年间,荀贞转战豫、冀与徐,战功赫赫,今据徐方,文武济济,新有九江,又占泰山,兼有兖、扬之地,已是可匹敌袁绍、公孙瓒的一方强雄,佐以孙坚之助,假以时日,必定能成就大事。现在如果举兵归附,来日可致富贵。

认为应该投从孙坚的人认为:投从孙坚有三个好处。

首先,孙坚的族姓不如荀贞,这看似是个劣势,但对李通等人来说却是有利。因为族姓不显,所以孙坚的帐下没有几个冠族子弟,他的部属多是中低层的出身,李通等容易脱颖而出。相比荀贞帐下,士族、大姓子弟众多,他们过去后怕是会不易出头。

其次,孙坚是在荆州起的家,他的部曲中荆州人不少,如黄盖就是,李通等虽然盘踞郎陵,他们的家乡却是在江夏,同样也是荆州人,投靠孙坚的话,彼此间会有天然的亲近感。

再次,孙坚是豫州牧,豫州是孙坚的地盘,如果投靠了孙坚,可以保存住现有的势力范围,由此也就能保证自身会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一点远要比投靠荀贞为强。荀贞在徐州,如果是投靠了荀贞,就得放弃郎陵,远去到徐州,从此便就成为了无根之萍,只能任人驱使。

认为现在还未到选择一方投靠之时的人数最多。

他们认为:州郡乱战,目前形势还不明朗,不能判断将来荀贞、孙坚,抑或甚至袁术、刘表,远一点的则袁绍、公孙瓒等人究竟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现在就择人投靠的话,未免过早,不如静观局势,等到能够看清时势发展之后再做决定。

三种观点各有道理。

良臣择主,良禽择木,关键时刻的一个选择,可能会决定一众人、乃至一众家族的前途命运,何去何从,该不该现在选一方而投,该投从何人,李通的部属争执不下,李通也犹豫难决。

听了他的话,分别持有此三种观点的诸人纷纷开口,各抒己见,再次争论起来。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www.211xs.org)三国之最风流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11小说推荐阅读: 中世纪之维京海狼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江湖迟暮北宋有个好弟子祸害大清明朝小侯爷晚清之乱臣贼子特种兵从亮剑开始隋末我为王我在西周当国君兴汉使命直播之极限荒野龙影战神明国万历兵者为王大宋权相纳妾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贞观悍婿大唐:贞观第一狂人大明第一太子大秦守陵人凌云志异大汉霸主庶子不才绍宋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大隋第三世寒门状元长安风流乱世,虎贲韩四当官大国重坦王牌兵王我的寨主夫人浴血抗战开局成了二世祖抗战之超级兵锋大明1593二货小王爷鹰卫大唐不良人盛唐风月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寒门贵子我要做门阀京极家的野望大秦:开局送祖龙不死药!三国:朕的大汉江山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
211小说搜藏榜: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崇祯十五年南宋不咳嗽老子是最强皇帝抗日之铁血战将江湖迟暮1558年的天变日不落1620大唐第一城秘战无声混在隋末当王爷大明之崛起1646惊雷大明国贼大秦皇子:打造重铠军团回宫勤王1855美国大亨双鹰旗下抗战:从八佰开始水浒豪杰传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江时禹重生之极品皇帝跟着课文学历史国之重器极限保卫抗日之浴血沙场又怼翻一个三国大唐狂士大学士初唐棋客明末之佣兵皇帝希腊的罗马之路马前卒烽·烟甲申国难叛徒必须死三国之大汉雄风川军威1881铁血中华三国之君临天下战国之东帝大明铁卫明末修真书生的悠闲生活燕唐演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三国之无限召唤镇守边关的皇子
211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铁血骠骑边戎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吕氏皇朝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大唐全才杀手特种兵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血帅伊拉克风云开国功贼宋起波斯湾猎日神刀奉天承运抗日之兵王纵横超级大独裁者1558年的天变战国之鹰大隋帝国风云大唐天下锦医卫穿越之纵横大唐我是秦二世明贼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乱世小民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权柄大明三国戮魔正德五十年百度宅男当崇祯抗日大汉奸强明宋世流芳明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