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荀子只是其一,裴旻还要将孔子牵扯进来。

与儒家而言,孔子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大贤,作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境界亦是极其崇高的。

李邕自持身份的做法,归根究底有违圣贤之道,只是他们打着长者,前辈为旗号,曲解了敬老的意思。

孔子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并非是儒学,而是教育。

孔子在教育上要求世人有教无类,这一举动打破了世家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天下发展的趋势。推动了整个中国华夏文化的大跃进,造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对于教育一道,孔子的思想极为开明,他提出了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因故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名言。

裴旻围绕这八个字,大发感慨。

他在文中表示孔子这样的先贤都能发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感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儒,却无视一切逆耳反对之言,不屑与年少者辩论,莫非比孔圣人更加高明?

身为大儒,理应内省,克己复礼。

遇到晚辈错误的见解,应该耐心教导。若晚辈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更该耐心的与他探讨,纠正他的错误,而不是倚老卖老,以辈分压人。

何况学海无涯,圣人尚有出错时,留下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之语,谁能保证,自己无错?

对与错的真理,从探讨辩论中来,而不是辈分的高低。

孔子尚且能不耻下问,为何如今却要按资排辈?

裴旻仿佛化身为“批评家”,以古文的字句,痛斥士林中的一些弊病。

文中还表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不用心去学习,疑惑一辈子解不开。

年长的,懂得道理多,理应为师;年少的,若有超凡学识,也因以其为师。

这学习本能知识,哪管对方年岁大小?

裴旻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韩愈的《师说》。

发现自己写的,有部分跟《师说》很贴近。

他虽无心抄取,但是道理却极其的相近。

就如《孙子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吴子兵法》、《卫公兵法》里皆有类似的话,不能说吴起、李靖抄袭,而是就是这个道理。

裴旻索性也不管了,也引用起了韩愈《师说》里的名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最后,他以“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八个字,结束了这篇文章。

看了一眼,裴旻登时有些惭愧,他这篇文章大多是自己的见解,但其中夹杂着韩愈《师说》里的一些经典语句,登时发现所有《师说》里的经典语句都是神来之笔。

他自己写的,固然有些水准,但是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比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小的差距。

他将自己这篇文章递给了在一旁的娇陈。

娇陈看的眼睛直冒金星,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爱郎,惊喜的赞道:“此文一出去,只怕那些高高在上的老儒士,可要骂死郎君了。”

裴旻不以为意的道:“真正的大儒应有容人之量,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为夫亦不屑与他们为伍。这篇文章,一是给太白正名,要世人知道太白的行为并非不敬,而是求知心切,是李邕自持身份,缺少圣贤的克己内省之心。另一方面也是给那些真正有求知之心,能够虚怀若谷的真文人看的。”

裴旻也不急着将这篇文章发出去,而是将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一并请来。

袁履谦在外工作,并不在凉州,故而未在邀请之列。

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这一个个文坛佼佼者,莫名其妙的聚在了一起。

一个个都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紧张兮兮的。

裴旻见众人到齐,笑着摆着手道:“都别紧张,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今日闲来无事,写了一篇文章,你们看看。”

他已经将自己的文章写了好几份,自己也趁机做了修饰,分别传给众人。

听裴旻说他的的文章,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人都不敢轻视。

人的名,树的影,裴旻虽无文章传世,但是他的诗词早已名动天下。

文采人所共知,他们选择来投裴旻,或多或少是因为裴旻在士林中的地位。

相比其他连大字都不会写的边帅,身兼文武的裴旻,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他们慎重的接过手中的文章,认真阅览。

这一看之下,登时离不开眼!

“这……”

张九龄更是低呼出声,他刚刚之前还让裴旻问及此事,却不想这一调头,竟写了这么一篇文章出来。

他耐着性子往下读,读到“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这句话时,一脸激动,说道:“太妙了,太妙了!裴帅,这写的,真知灼见,太好了!”

他出生岭南,岭南作为地域的一角,不毛之地,为世人歧视文学底下。

张九龄想要学习高深的文化,一步步的走来,极其不易,作为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状元,他最能体会这篇文章的核心意义是何等的重大,回想起自己的求学路,眼眶都有些红了。

颜杲卿一脸的震撼,苦笑:“我与裴帅相识十载,互为知己。杲卿一直觉得其他诸多地方,远不如裴帅,但论及文采,还能比之一二,如今看来却是井中蛙,不知大海之广。”

王昌龄爱不释手的反复观看,由衷道:“字字珠玑,裴帅这一篇文章,可谓一针见血,将士林的疲敝一表无疑。此文一但传开,必然引起世人轰动。”

“岂止是轰动!可说是地覆天翻!”王维身在河东王氏,是嫡系传人,深知世家贤者做派。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感同身受的认可……

此文一出,几乎等于是给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刮子。

“你们也别尽夸我,帮我润色润色!”裴旻想着他们,道明了来意。

喜欢盛唐剑圣请大家收藏:(www.211xs.org)盛唐剑圣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11小说推荐阅读: 中世纪之维京海狼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江湖迟暮北宋有个好弟子祸害大清明朝小侯爷三国之江东我做主晚清之乱臣贼子特种兵从亮剑开始隋末我为王我在西周当国君一戟平三国兴汉使命直播之极限荒野龙影战神中国远古帝王谱明国万历兵者为王大宋权相纳妾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贞观悍婿大唐:贞观第一狂人大明第一太子大秦守陵人凌云志异大汉霸主庶子不才绍宋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大隋第三世寒门状元长安风流乱世,虎贲韩四当官大国重坦王牌兵王我的寨主夫人浴血抗战开局成了二世祖抗战之超级兵锋大明1593权倾南北二货小王爷鹰卫大唐不良人盛唐风月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寒门贵子
211小说搜藏榜: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崇祯十五年南宋不咳嗽老子是最强皇帝抗日之铁血战将江湖迟暮1558年的天变日不落1620大唐第一城秘战无声混在隋末当王爷大明之崛起1646惊雷大明国贼大秦皇子:打造重铠军团回宫勤王1855美国大亨双鹰旗下抗战:从八佰开始水浒豪杰传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江时禹重生之极品皇帝跟着课文学历史国之重器极限保卫抗日之浴血沙场又怼翻一个三国大唐狂士大学士初唐棋客明末之佣兵皇帝希腊的罗马之路马前卒烽·烟甲申国难叛徒必须死三国之大汉雄风川军威1881铁血中华三国之君临天下战国之东帝大明铁卫明末修真书生的悠闲生活燕唐演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三国之无限召唤镇守边关的皇子
211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铁血骠骑边戎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吕氏皇朝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大唐全才杀手特种兵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血帅伊拉克风云开国功贼宋起波斯湾猎日神刀奉天承运抗日之兵王纵横超级大独裁者1558年的天变战国之鹰大隋帝国风云大唐天下锦医卫穿越之纵横大唐我是秦二世明贼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乱世小民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权柄大明三国戮魔正德五十年百度宅男当崇祯抗日大汉奸强明宋世流芳明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