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虏想召蒙古诸部的人马助战,恐怕连粮草都供应不上吧?

郭大靖沉思良久,又提笔写了书信,是给辽东兵团的。

辽南兵团很快就会跨过海城河,占领海州卫城,并构筑防御体系,积草屯粮、储存弹药物资,并向北推进至鞍山驿。

辽东兵团也要展开行动,以宽甸为基地,向西北渗透。目标是叆阳堡、孤山堡、碱厂堡、一堵墙堡等等,威胁本溪和鸦鹘关,形成抄袭辽沈后路的态势。

要真正切断辽沈建虏的退路,只靠辽东兵团的实力,显然是很困难的。但这并不妨碍切断建虏退回建州的后路,使其只能向北败退。

而全线的进逼压迫,将使建虏有限的兵力无法动弹,被牢牢地困守在几处防御要点。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使建虏丧失机动兵力。一旦某个防御要点被攻破,便可能全局崩溃,没有转圜的余地。

战略主动权已经牢牢控制在东江军的手中,建虏连遭惨败后,终于是在败亡之路上越走越远,难以回头了。

「大帅。」亲兵又急匆匆走进,禀报道:「祖大寿等一行人,将于今天傍晚赶到盖州城。」

郭大靖挑了下眉毛,诧异道:「这么快?」

随即,他又笑了笑,说道:「快就快吧,反正也算是准备好了。」

说完,他让亲兵去召几位军官过来,准备一下晚上欢迎祖大寿等人的事情。

一场欢迎的便宴而已,主客之势已分,郭大靖表示出热情,也就够了。至于祖大寿等人的前途是否光明,还是要靠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

………………

京城,皇宫。

乾清宫的偏殿内,摆放着辽东形势的沙盘。这是郭大靖派人制做,由方正化献上去的。

一目了然的敌我态势,主要就是给崇祯这个军事白痴看的,别再被那些文官忽悠了。

「嗯,光复海州后,建虏就剩鞍山驿这一

个前哨阵地了。」崇祯站在沙盘前,看着王承恩把小红旗插在海州卫城的位置,笑着说道。

首辅温体仁满脸堆笑,躬身道:「万岁英明。只要攻下鞍山驿,辽阳、沈阳便在东江军兵锋之下,平辽指日可待。」

兵部尚书梁廷栋点着头,说道:「东江镇行文兵部,说是只等海城河冰融,便架设浮桥,占领海州卫城。因怕背水而战,水师开入海城河戒备,确乃谨慎之举。」

崇祯微微颌首,说道:「据方正化奏报,郭大靖用兵谨慎,很少行险。但朕看,并不是太过符合。跨海远袭的遵化大捷,纵横建州的大战,郭大靖的胆子并不小嘛!」

「这个——」温体仁说道:「到底还是年轻,偶尔冲动也是有的。」

「这样的冲动,其他将领还是少了。」崇祯垂下眼帘,并不是很满意,说道:「建虏如此凶悍,却已经被东江军压制。乱民又有多强,剿之久矣,却未见平定。」

温体仁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把目光投向梁廷栋。这是军事方面的问题,俺不懂,你快来给皇上讲一讲。

梁廷栋只好躬身奏道:「万岁。乱民乃是流寇,又有众多草头王,如蝗虫般四下游荡,官兵东追西赶,疲于奔命,难以一时剿除。建虏蜗据辽沈,东江军围攻较易。」

崇祯不置可否,只是发发感慨,心思已经在平辽灭虏上。建虏才是心腹大患,乱民流贼只是疥癣之疾,剿灭慢一些就慢一些吧!

「东江镇春耕之后便要展开行动,近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已经自己解决了大半。」崇祯走到御椅中坐下,缓缓说道:「但还有些缺口,需要朝廷支援。」

温体仁沉吟了一下,躬身奏道:「待河流冰融,漕运便能解运来粮食。五月有江苏和苏南的漕船,或可接济东江军。六月还有浙江湖广……」

崇祯思索了半晌,开口说道:「那就等六月的浙江湖广漕船运到,拔给东江镇二十万石粮食。」

和东江镇现在的军民数量相比,二十万石真不算多。

但这已经是崇祯咬牙拿出来的,北方的那么多人口,京城那么多官员眷属,还有其他边军,都张着嘴要吃饭哪!

温体仁又躬身奏道:「万岁既下旨意,或可让漕船在天津卸粮,由东江镇自己来船运走。」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可。」

从现在的形势上,平辽已经很有把握,对于东江镇,或者说对毛文龙和郭大靖的封赏,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温体仁和毛文龙还算是老乡,也想借机结好,在外有奥援,他的首辅坐得更稳当。

「启奏万岁,辽东大捷,对东江镇的封赏还未颁下,微臣躬请圣意。」温体仁再次躬身。

崇祯轻抚额头,甚是苦恼的样子。

东江镇打了大胜仗,他自然是喜悦和振奋,可这次数多了些,竟然有赏无可赏的烦恼。

等到辽东平定,难道还要封毛文龙为国公,或是流爵变世爵?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平辽灭虏,称为盖世奇功也不为过。

从建虏叛明到现在,死伤了多少人,光是高级官员就有数个督师和巡抚,总兵更是数不胜数。

崇祯现在是真的后悔在京城被围攻时,仓促地封了满桂为侯。以至于在遵化大捷后,不得不给毛文龙一个侯爵。

哪怕是个伯爵,他们也是欣喜若狂,现在的晋升空间也大了很多。

「难道要加三公?」崇祯皱起眉头,缓缓说道:「毛文龙是武将,似乎不合礼制。」

在明朝的官制中,只有三个正一品的官,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被称为「三公」。

三公负责「掌佐天子,理阴阳,经

邦弘化,其职至重」,虽然之后成为荣誉职衔,但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赠乃得之」。意思是说文官活着,不可能加三公,只能是死后追赠。

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张居正,在死前九天被封为三公中排第一的太师。而在整个大明朝,也只有十个人在活着的时候享受到这个尊荣。

而且,三公是对文官的,一个武将的话,没有先例,难免引起轩然大波。

温体仁躬身奏道:「启奏万岁,嘉靖朝的周尚文,军功卓着,官至大同总兵、右都督,连加至太保兼太子太傅。」

哦,武将加三公竟然还有先例?崇祯眨巴着眼睛,觉得这个好象可以啊,至少多了三个酬功的名头。

周尚文征战西北二十余年,多次抵御鞑靼入侵,威名最盛,生前被嘉靖加太子太保,死后又被隆庆帝追赠太子太傅。

史称:「终明之世,总兵官加三公者,尚文一人而已」

喜欢逆天换明请大家收藏:(www.211xs.org)逆天换明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11小说推荐阅读: 中世纪之维京海狼江湖迟暮北宋有个好弟子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祸害大清明朝小侯爷晚清之乱臣贼子特种兵从亮剑开始隋末我为王我在西周当国君一戟平三国兴汉使命直播之极限荒野龙影战神中国远古帝王谱明国万历兵者为王大宋权相纳妾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贞观悍婿大唐:贞观第一狂人大明第一太子大秦守陵人凌云志异大汉霸主庶子不才绍宋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大隋第三世寒门状元长安风流乱世,虎贲韩四当官大国重坦王牌兵王我的寨主夫人浴血抗战开局成了二世祖抗战之超级兵锋正德五十年大明1593二货小王爷鹰卫大唐不良人盛唐风月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寒门贵子我要做门阀
211小说搜藏榜: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崇祯十五年南宋不咳嗽老子是最强皇帝抗日之铁血战将江湖迟暮1558年的天变日不落1620大唐第一城秘战无声混在隋末当王爷大明之崛起1646惊雷大明国贼大秦皇子:打造重铠军团回宫勤王1855美国大亨双鹰旗下抗战:从八佰开始水浒豪杰传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江时禹重生之极品皇帝跟着课文学历史国之重器极限保卫抗日之浴血沙场又怼翻一个三国大唐狂士大学士初唐棋客明末之佣兵皇帝希腊的罗马之路马前卒烽·烟甲申国难叛徒必须死三国之大汉雄风川军威1881铁血中华三国之君临天下战国之东帝大明铁卫明末修真书生的悠闲生活燕唐演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三国之无限召唤镇守边关的皇子
211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铁血骠骑边戎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吕氏皇朝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大唐全才杀手特种兵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血帅伊拉克风云开国功贼宋起波斯湾猎日神刀奉天承运抗日之兵王纵横超级大独裁者1558年的天变战国之鹰大隋帝国风云大唐天下锦医卫穿越之纵横大唐我是秦二世明贼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乱世小民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权柄大明三国戮魔正德五十年百度宅男当崇祯抗日大汉奸强明宋世流芳明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