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扬州军民自出杭州,沿海岸而进,绵延数十里。

时八月气节,天气炎热,而军民往南而行,每走一天,便酷热一分,军民行至温州时,中暑病死者已有数千之众。

王彦的五营大军,也不复昔日模样,曾经衣甲鲜明的精锐,如今俱是****上身,垂头而行。

王彦出扬州时,曾为大军挑选最好的甲胄,但多是棉甲,如今往天南而行,气候炎热,棉甲不仅无用,反而成了累赘,以至于士兵单衣而行,全无军队模样。

王威、何刚等人见此,心中甚急,但王彦不在军中,他们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日军民正往温州府地界赶去,于前面开路的独眼千户戴之藩,确兴冲冲的骑马奔回中军,谓王威道:“指挥使,侯爷护唐王殿下至温州,正于府衙等候将军前去哩。”

王威闻言,脸上立马大喜,“之藩可去通告他人,本将安排交代一下,便立马奔赴温州。”

不多久,王威与何刚、曲从直、王缵爵相会,最后决定让知兵事的何刚留下,周志畏辅之,继续带领军民前进,而王威则带着诸将,带上忠义一营人马,急奔温州。

王彦护唐王等人,因为得了清军战马,使得原本需要七八日的路程,四日间便走完,进入了温州城内。

温州靠近闽地,而且濒临大海,受福建郑氏势力的影响,因而官员都并未听从阿济格的招抚,还留在城中,效忠明朝。

唐王一行风尘仆仆的进了温州城,官员得知立马前来拜见,安排住处,准备食物,使得一路风餐露宿,提心吊胆的诸人终于能稍微定神。

王彦入城后,安排三女住下,便寻温州官员相问,得知扬州军民才刚刚进入温州地界,走到府城尚需一两日,他便写下书信,拖人送到扬州军民之中,招诸将速来商议大事。

这时,唐王同诸臣洗漱一番,用过饭食,便再招王彦议事,商议眼下对策,王彦谏言道:“殿下虽被左大人与众臣推举为监国,但于衢州时,毫无准备,一切从简,天下不知。今当误之急,乃重办大典,殿下登坛拜天,昭告天下,使四方心向大明之臣,知国有新主,稳定人心,方可同清庭抗衡!”

“善!”一众臣工闻言,纷纷点头,行礼道:“臣等附议!”

当下唐王又招来温州知府,令礼部尚书左懋第,侍郎黄道周,调动温州资源,准备监国大典,而后便让诸臣退下歇息,却独留王彦,赐座相谈。

汉孙叔通定制之前,君王与大臣对坐论道,垂拱而治,元耶律楚材改制之前,大臣见君王,作揖便可,只有极少数情况须行拜礼,到大明时,太祖废宰相,使皇权独大,加之受元朝影响,大臣见皇帝多须跪拜,而后起身对奏,而北面的清,不仅事事跪拜,还言必称“奴才”,跪着说完,皇帝让起,才能“谢主子隆恩”低头顺眉站起身来,背还不能站直了。

唐王赐座与王彦对坐而谈,其礼遇,其恩宠之意不言而喻,“卿家于丽水时言,待到安全之所,再与本王畅谈。今以入温州,脱离虏兵追杀,本王又将登坛拜天,临监国之宝,卿家当有言可教本王也!”

王彦闻言,不禁正襟危坐,“殿下雄才,定能担起中兴大任,臣苦思四策,供殿下采纳。”

“本王心中亦有些对策,卿家可试言之,且看你我君臣,能否心意相通!”唐王道。

“臣之四策,其一曰,用舍公明,消除党争!自万历以来,党争祸国,南京朝廷亡于东林,马党之纷争也!党争不除,殿下与臣欲偏安一隅,都不得矣!”王彦说道。

“卿家此策,甚合本王之意!”唐王闻言点头道:“党争不除,虏不能驱也!今两京之覆,二帝之伤,皆此故也!本王志在荡平,理因尽去诸党之名,此后无论阉党,或是东林,前过既往不咎,只要抗击北虏,本王便量才录用!”

“殿下英明!”王彦闻言,不禁一声赞叹,而后接着说道:“臣之四策,其二曰,减民疾苦,小贪必杖,大贪必杀。自万历以来,吏治逐渐腐败,十官九贪,而今乃家国存续之时,正应整顿吏治,严惩贪污,以此收拾民心!”

“此策亦是本王所想,卿家与本王,心心相通也!”唐王深以为然,而后肃声道:“南京朝廷岁入五百余万,多被贪官污吏吞没,今本王登位,以失江南重地,必然严惩贪墨,轻者革职,重者锁拿下狱,追问其赃,以充军饷!凡本王掌控之地,本王亦要废除苛捐杂税,以收民心!”

“殿下能纳此言,百姓之幸也!”王彦接着道:“臣之四策,其三曰,开源济困。殿下初立,百废待举,而战事又迫在眉睫,使得国库空虚,入不敷出,一旦危急,必然捉襟见肘。今朝廷以失北方,又丢南直隶与浙省重地,赋税必然无法支撑朝局,而节流之法,不能治根,唯有开源,才能解眼下困局。臣听闻,现今海上通商之船颇多,若殿下能派遣战船,控制港口海域,设立关卡,健全税制,则朝廷立马多一税源矣!”

“北虏之兵来势汹汹,本王欲练兵,欲号令天下,都须银钱,卿家之言甚得本王之心。”唐王赞叹一声,而后思索道:“隆庆开关以来,朝廷对海上疏于管理,今海上通商之利,唯福建郑氏独享,本王若立,理当收回税权,只是郑氏恐不会轻易让出此权,本王虽有卿家之助,但郑氏于闽地根深蒂固,本王却不能轻易动之。”

“殿下所虑周全,今朝廷初立,理因连结郑氏,不可逼之太急,此策可容后再议!”王彦点点头,他亦知郑氏势力庞大,以成独立之王国,理因徐徐图之。

“今郑氏公子郑森心怀朝廷,本王欲以忠孝节义动其心,使其为本王所用,或可说动安南伯归心朝廷,则朝廷饷银立足矣!”唐王沉思后,接着说道:“此策你我君臣二人,可先放下,卿家可言最后一策!”

王彦闻言,不禁正了正身,沉声道:“臣的最后一策,恐为朝臣所不容,但若一旦实行,则朝廷立马多出强兵三十万,则国朝无兵可用之窘境立解矣!”

“卿家之策,可是欲招降闯贼余部!”唐王闻言,眼前不禁一亮,“南京之败,始于联虏平寇也!今我大明心腹之患在虏而不在贼,若以一旨诏书,坐收三十万众,此良策也!”

“殿下真雄才大略之主!”王彦闻唐王之言,脸上不禁一阵欣喜,“臣愿主持招抚之事,若招抚成功,臣便可统军,攻打荆州、武昌,而后顺江东下,与福建、赣南之军会师金陵,则大事成矣!”

(感谢丹水游侠,不过是个蛋,唐豆豆123的打赏。起点书友于世忠的龙套角色,作者记着了,但要等到剃发令后才会登场。)

喜欢崇祯十七年秋请大家收藏:(www.211xs.org)崇祯十七年秋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11小说推荐阅读: 中世纪之维京海狼江湖迟暮北宋有个好弟子祸害大清明朝小侯爷三国之江东我做主晚清之乱臣贼子大明铁卫特种兵从亮剑开始隋末我为王正德五十年我在西周当国君重生三国卫仲道一戟平三国兴汉使命直播之极限荒野龙影战神中国远古帝王谱明国万历兵者为王大宋权相纳妾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贞观悍婿大唐:贞观第一狂人大明第一太子大秦守陵人凌云志异大汉霸主庶子不才绍宋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大隋第三世寒门状元长安风流乱世,虎贲韩四当官大国重坦王牌兵王我的寨主夫人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浴血抗战开局成了二世祖抗战之超级兵锋大明1593权倾南北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二货小王爷鹰卫大唐不良人
211小说搜藏榜: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崇祯十五年南宋不咳嗽老子是最强皇帝抗日之铁血战将江湖迟暮1558年的天变日不落1620大唐第一城秘战无声混在隋末当王爷大明之崛起1646惊雷大明国贼大秦皇子:打造重铠军团回宫勤王1855美国大亨双鹰旗下抗战:从八佰开始水浒豪杰传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江时禹重生之极品皇帝跟着课文学历史国之重器极限保卫抗日之浴血沙场又怼翻一个三国大唐狂士大学士初唐棋客明末之佣兵皇帝希腊的罗马之路马前卒烽·烟甲申国难叛徒必须死三国之大汉雄风川军威1881铁血中华三国之君临天下战国之东帝大明铁卫明末修真书生的悠闲生活燕唐演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三国之无限召唤镇守边关的皇子
211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铁血骠骑边戎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吕氏皇朝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大唐全才杀手特种兵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血帅伊拉克风云开国功贼宋起波斯湾猎日神刀奉天承运抗日之兵王纵横超级大独裁者1558年的天变战国之鹰大隋帝国风云大唐天下锦医卫穿越之纵横大唐我是秦二世明贼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乱世小民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权柄大明三国戮魔正德五十年百度宅男当崇祯抗日大汉奸强明宋世流芳明统天下